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3
0

Preference Testing for Assessing Visual Design

重點整理

  1. 什麼是 Preference Testing(偏好測試)

    • 偏好測試是一種比較不同設計迭代的工具,幫助你了解哪些視覺風格最適合你的介面。
    • 參與者會看到 2-3 個設計選項,並回答他們偏好哪一個及原因。
  2. 偏好測試的目標與時機

    • 目標是找出能讓用戶留下深刻印象、符合品牌特質(如親和力、創新或企業歷史)的設計。
    • 最適合在設計流程早期進行,可以快速測試概念、根據用戶回饋優化設計,達到「快速失敗,低成本失敗」。
  3. 偏好測試的流程範例

    • 以網站首頁為例,設計 A 為極簡風格,設計 B 為大膽鮮明風格。
    • 向用戶展示兩個設計,詢問他們偏好哪一個及原因,並追問對各設計的看法。
    • 收集回饋後,分析選擇比例與原因,並用主題分析法找出共通點與改進空間。
  4. 偏好測試的三個執行建議

    • 設計差異要明顯,避免細微的改變(如顏色微調、字體大小)。
    • 每次只調整 1-2 個元素,確保變因單純,方便得出明確結論。
    • 改變設計呈現順序,避免順序影響判斷。
  5. 偏好測試的限制

    • 偏好測試僅評估視覺感受,不等同於可用性測試。
    • 用戶不會實際操作設計,無法獲得使用行為或可用性相關洞察。
    • 偏好測試應與行為性 UX 研究互補,兼顧美觀與易用。

心得分析

UX 角度

  1. 快速獲取用戶偏好,聚焦視覺設計

    • 偏好測試讓設計師能夠在初期階段獲得用戶對視覺設計的直接回饋,避免主觀臆測,提高設計決策的信心。
    • 能幫助設計師理解用戶對品牌形象的感知,選擇更能代表品牌精神的設計方向。
  2. 設計變因控制的重要性

    • 只調整少數元素,能精準定位用戶偏好的來源,減少干擾因素,提升設計優化的效率。
  3. 視覺偏好與實際體驗需分開考量

    • 偏好測試不能解決所有 UX 問題,最終還是需要可用性測試來驗證設計是否好用。
    • 理想流程是先用偏好測試篩選視覺方向,再用可用性測試確認操作體驗。

PM 角度

  1. 節省時間與成本,提升決策效率

    • 在產品開發初期透過偏好測試,可以避免在不受用戶喜愛的設計上投入過多資源,降低重工與浪費。
  2. 用數據支持設計決策,避免主觀爭論

    • 偏好測試提供實際用戶偏好數據,能協助團隊在設計選擇上達成共識,減少團隊內部主觀爭論。
  3. 與 UX 研究協同,平衡可用性與美觀

    • PM 應協助規劃偏好測試與可用性測試相互配合,確保產品不僅好看,也好用,整體提升產品競爭力。
  4. 重視測試方法與樣本代表性

    • 須確保設計差異明確、參與者多元且順序隨機,才能獲得更具代表性的回饋,為後續產品策略提供有力依據。

總結
偏好測試是設計流程中重要的工具,能幫助團隊快速聚焦視覺方向,但僅能解決美觀層面的問題。UX 設計師應將其與其他行為性研究方法結合,PM 則能藉此提升產品決策效率及團隊協作力。兩者共同協作,才能打造出既美觀又好用的產品。


上一篇
AI 模擬用戶在 UX 研究中的應用與成效-Day22
下一篇
解析 feature creep(功能蔓延)現象-Day24
系列文
那些打通了產品職涯任督二脈的書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